logo
数据库
成果库
需求库
专家库
企业库
服务商
孵化器
投融资机构
概念验证平台
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资讯&活动
科转资讯
科创活动
政策环境
小果AI小果AI
技术经理人
数据洞察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推荐阅读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发布

2025-09-23

22日,在2025浦江创新论坛举办期间,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发布了《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4059家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技术开发、咨询、服务6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总合同金额为2269.1亿元,比上一年增长约10%;总合同项数为66.1万项,转化金额和项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科技成果转化总体活跃。 《报告》表明,我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始终保持高昂的创新创业热情,不断攻坚克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再创新高。2024年,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过亿元的单位415家,同比增长4.1%。 截至2024年底,1084家高校院所成立了适合自身特点的技术转移机构,占高校院所填报总数的26.7%;2209家高校院所组建了专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队伍,占高校院所填报总数的54.5%,专职人员数量达18248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趋向专业化。 值得关注的是,高校院所与企业产学研合作逐步深入。截至2024年底,1329家高校院所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转移机构和转化服务平台,占高校院所填报总数的32.7%,共建机构和平台的数量达到19772家。这些机构和平台不断吸纳聚合各方资源,助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在促进科技成果供需有效对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报告》还指出,2024年,我国高校院所在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制度建设、高价值成果培育、企业创新合作等方面不断推进,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模式,一批战略性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会上还同步发布了《医疗机构科技成果评估指南》团体标准和《概念验证中心平台建设与服务指南》地方标准。其中,《医疗机构科技成果评估指南》明确了以转化推广为目的的医疗机构科技成果评估原则、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及流程规范,重点适用于药品类和医疗器械类科技成果评估,将为医疗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科学指引。 此外,基于我国首套初、中、高级技术经理人培训教材精心打造,技术经理人慕课课程也于当日在“科创中国”和“技术经理人公共服务平台”同步上线。(记者刘垠)

模拟早期地球条件 助力揭示生命起源 化学家首次实现RNA与氨基酸连接
模拟早期地球条件 助力揭示生命起源 化学家首次实现RNA与氨基酸连接
2025-08-28
科技日报

记者9月15日从中科宇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宇航”)获悉,力箭二号遥一运载火箭船箭分离试验和船箭模态试验近日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该型火箭首飞发射任务船箭匹配圆满收官,为发射轻舟货运飞船初样试飞船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此次船箭分离试验验证了船箭分离系统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系统匹配性,获取了分离冲击响应,降低冲击方案效果显著,验证了轻舟货运飞船与箭体总装对接工艺流程可行性及分离装置装配协调性,有力保障了首飞船箭联合操作流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船箭分离试验顺利完成后,研制团队紧接着对力箭二号船箭组合体成功开展模态试验,准确获取了船箭模态参数,充分验证了船箭结构和连接形式的正确性与接口匹配性,为修正力箭二号遥一运载火箭全箭动力学模型,保障飞行试验圆满成功提供了重要依据。 力箭二号是中科宇航自主研制的一款中型液体运载火箭,是面向未来我国大规模星座组网建设和响应低成本货物运输需求而打造的一款大运力、高可靠、低成本的液体运载火箭。火箭总长52米,起飞重量625吨,起飞推力766吨,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8吨,低地球轨道运载能力12吨,具备太阳同步轨道、近地轨道、转移轨道发射能力。 目前该任务已进入冲刺阶段,各项进场前工作正按计划有序推进。(记者付毅飞)

AI视频生成走向规模化应用
AI视频生成走向规模化应用
2025-08-27
北京日报

300多元成本,就能制作一部科幻短片?过去需要一整支团队才能完成的视频制作,如今只需一张图、一句话。从玩具成长为生产工具,AI视频生成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向规模化应用。 330元做出影视级科幻短片 “密码0821,快去重启,消灭他们。”“收到!”当男主角接到指令,历尽艰难输入重启控制台的密码,在暗无天日如同世界末日般的场景下,给人类带来巨大威胁的异形生物瞬间崩成碎粒、消失不见……8月21日,国际知名视效指导姚骐展示了一段自己用AI制作的2分钟科幻短片《归途》。 传统影视制作中演员、场地、设备租赁、后期配音、特效追加等环节费用不菲,一直是行业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如今这些环节都能通过AI生成实现。“它让好莱坞级大片镜头不再需要百万元预算。”姚骐透露,《归途》有40多个镜头,每个镜头生成3次,共用AI生成超120个片段素材,其中包括18个10秒一体化的有声片段和102个5秒片段,最终花费约一周时间制作完成。 姚骐创作《归途》所用的AI工具是百度“蒸汽机”(MuseSteamer)音视频一体化模型。当天,该模型宣布重大升级。与业界大量AI生成视频大多为“默片”不同,“蒸汽机”首次实现多人有声音视频一体化生成。百度商业体系商业研发总经理刘林介绍,使用“蒸汽机”制作的《归途》,整体成本仅330.6元。 先行者开启收获期 从百度“蒸汽机”、字节跳动即梦、快手可灵AI,到智谱清影、生数科技Vidu、MiniMax海螺AI,互联网巨头与初创企业都相继布局AI视频生成模型。放眼国际市场,视频生成模型领域也是竞争激烈。记者注意到,在AI视频生成模型从“玩具”成长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一些玩家已进入收获期。 近期,一部由热门IP故事改编,主要由AI视频生成的同名漫剧《明日周一》成为“爆款”,在抖音平台上线5天播放量累计突破500万。记者从生数科技获悉,该公司视频大模型Vidu在上线的8个月内已实现年化经常性收入突破2000万美元,用户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快手21日发布财报显示,可灵AI的收入在二季度超过2.5亿元,相比一季度大幅增长。 相比于产生直接收益,百度则将AI视频生成模型视为撬动其整体生态活跃度的重要支点。“如果‘蒸汽机’能对百度搜索流量、用户留存带来1个百分点的贡献,收益都将十分可观。”百度副总裁、移动生态商业体系负责人陈一凡说。近期,百度移动搜索结果页中AI生成的内容

全面加快AI for Science发展的步伐
全面加快AI for Science发展的步伐
2025-08-27
科技日报

工智能(AI)与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正在孕育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随着我国在科学智能(AI for Science)领域的快速布局与持续投入,战略方向与发展路径已日益清晰。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快实施“人工智能+”科学技术行动,加快科学发现进程,率先建立基于AI的新型科研和研发范式,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走在世界前列。展望“十五五”时期,AI for Science将成为我国科技体制变革和创新能力跃升的关键引擎,实现整体科研和研发范式的智能化转型,并为实现2035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一、AI for Science的目标与意义 首先,AI for Science的本质是通过人工智能解决过去无法解决的重大科学难题,加速原始创新步伐。例如,蛋白质结构预测这一生命科学领域的“世纪难题”正是通过AI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次,AI for Science正在发展新的算法和工具以推动科研的根本性变革。新一代基于AI的科研工具不断涌现,极大提升了科学计算与模拟的效率和精度。而AI for Science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推动整体科研和研发范式的智能化转型。这不是个别机构、团队的转型,而是整个科研体系、产业格局的重塑。它将推动科学研究从“作坊模式”转变为“平台模式”。 然而,目前AI for Science所引发的这场科研革命,其广度与深度尚未被国际社会充分认识。因此,这正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如果我国能够有效把握,集中力量、系统推进,有望在未来五年内率先实现“平台科研”的新范式,确保中国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引领地位。 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架设智能科研高速公路 科学研究的范式变革,首先依赖于坚实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正如高速公路之于现代经济社会,智能化科研基础设施是AI for Science发展的“底座”。近年来,我国已在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初步进展。例如,以玻尔空间站为代表的基础科研平台,集成了文献、数据、计算、实验等多种功能,能够高效支撑科学任务的全流程管理,正迅速成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喜欢的工具。此外,以Innovator+SciMaster为代表的通用科研大模型和智能体研发也取得一定突破,不仅能够掌握全学科知识,还具备自主创新和“干湿闭环”科研能力,在保持通用能力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科学专业能力。 三、典型场景与亮

我国启动全球首个神经重症脑机接口多中心临床试验
我国启动全球首个神经重症脑机接口多中心临床试验
2025-08-27
中国科学报

9月1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报告显示,中国首次跻身全球前十,在全球中等收入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地位。 报告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大方面,对全球139个经济体的创新生态系统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排名,共设置了制度、人力资本和研究、基础设施、市场成熟度、商业成熟度、知识和技术产出、创意产出等7个领域,共21个二级指标和78项细分指标。 报告显示,中国较去年排名上升一位至第10位,在研发支出、高科技出口和创新产出方面持续保持强劲势头。中国共拥有24个全球百强创新集群,其中深圳—香港—广州集群排名首次跃居全球之首,北京(第4位)、上海—苏州(第6位)集群位居前十,是全球专利申请、科技创新及创业投资的热点区域。 指数显示,以中国、印度、土耳其为首的一批中等收入经济体排名持续攀升,17个中低收入经济体的表现超出其发展水平预期。报告称,2024年研发增长率降至2.9%,低于前一年4.4%的增幅,是2010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预测,2025年增长将进一步放缓。 “2025年GII勾勒出全球创新版图,显示GII中进步最快的正是那些将创新视为韧性、增长和竞争力的根本引擎的经济体。本年度GII既展现了令人鼓舞的进展,也揭示出各国在充分释放其创新潜力方面仍需应对的挑战。它提醒我们,创新生态系统需要通过深思熟虑的政策、有意义的投资和跨部门协作来获得支持和培育。”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表示。(记者操秀英)

世界首例!中国科研团队成功实现基因编辑猪肺人体移植研究
世界首例!中国科研团队成功实现基因编辑猪肺人体移植研究
2025-08-27
科技日报

9月15日,俄罗斯免签旅客从黑龙江省黑河水运旅检口岸入境,走向联检大厅。9月15日是中国对俄罗斯试行免签政策首日,多个口岸迎来新政实施后首批持俄罗斯普通护照免签入境的旅客。 新华社发(刘松摄)

新型软体机器人可在零下50摄氏度自主融冰巡检
新型软体机器人可在零下50摄氏度自主融冰巡检
2025-08-26
科技日报

记者8月21日获悉,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卫红团队联合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学者,成功研制出一种基于电活性聚合物的微型多功能软体机器人。这款软体机器人可在极寒环境中自主融冰巡检,于迷宫般的狭小空间内灵活穿行并协同作业。该成果显著提升了微型机器人在极端与受限环境下的作业能力,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先进科学》。 传统电活性聚合物功能单一,难以应对复杂环境挑战。为此,张卫红团队开发出新型聚氯乙烯基材料,并通过在材料中引入乙酸乙烯酯,有效抑制了塑化剂迁移导致的发热与电击穿问题,使材料性能实现跃升。 基于此材料,团队研制出结构紧凑、响应灵敏的微型软体机器人,其核心亮点在于集群智能与极端环境适应性。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张军诗介绍,这些机器人不仅能在平面上快速爬行,而且可凭借独特的电吸附结构在毫米尺度内快速连接或分离,实现群体在狭小空间内的自主重构与协同作业。该机器人集成自加热功能,在零下50摄氏度的极寒环境中仍能有效工作,可以完成自主加热、巡检及融化冰层等任务,在航空发动机叶片检测、狭缝探测和寒区作业等场景具有显著应用潜力。 张军诗表示,此项研究为在极端环境下小型智能机器人系统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并拓展了新型材料在电子器件、仿生系统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记者王禹涵)

从“能跑能跳能表演”到“能理解会推理会干活” 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需闯关
从“能跑能跳能表演”到“能理解会推理会干活” 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需闯关
2025-08-26
北京日报

本月,世界机器人大会、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两大盛会在北京接连举办,引发公众广泛关注。踢足球、跳高跳远、跳街舞……作为机器人阵营里最夺目的身影,赛场上,人形机器人展示着各自在运动方面的极限能力。而在赛场外,它们也正面临从“能跑能跳能表演”到“能理解会推理会干活”的量产落地“闯关赛”。

俄研制糖尿病并发症治疗化合物
俄研制糖尿病并发症治疗化合物
2025-08-26
科技日报

图片来源:AI生成

虽非“金标准”,却是“新利器” 液体活检让肿瘤筛查更早、更全、更动态
虽非“金标准”,却是“新利器” 液体活检让肿瘤筛查更早、更全、更动态
2025-08-26
科技日报

者在9月16日举行的2025北京绿色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首届北京绿色发展论坛将于9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举办。论坛期间将组织1场绿色产业博览会、5场绿色发展会客厅、13场平行论坛总计19场专项活动。 本届论坛旨在打造5个平台 本届论坛以“绿色北京新航程 绿色经济新标杆”为主题,旨在打造服务北京绿色发展重大政策和成果发布平台、绿色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平台、绿色产业发展赋能平台、国际绿色合作交流平台、绿色北京形象传播平台,为北京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提供新助力,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的系统实施提供新支点,为京津冀落实党中央要求打造绿色发展高地提供新动能。 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表示,北京绿色发展论坛虽是首次举办,但连续成功举办五届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已经具备的学术水平、业界认可、社会反响和办会机制,为各方合力办好首届北京绿色发展论坛打下了基础。 本届论坛将邀请北京城市副中心、中新天津生态城两个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和作为绿色发展城市典范的河北雄安新区交流绿色发展经验,助推京津冀三地协同建设绿色发展高地。 邀请本市5区举办城市会客厅 本届论坛将邀请北京绿色交易所、北京绿色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园等重点企业代表,分享在副中心落户发展的实践经验与切身感悟,从多元视角全方位展示副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 相比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北京绿色发展论坛扩展了参与主体,将邀请城市副中心、顺义区、昌平区、房山区、平谷区举办城市会客厅,共同开展推介,并联合18家社会机构开展平行论坛、绿色科普、低碳生活等系列活动,线下线上参与活动的专家、企业、市民和政府部门数量将创新高,发挥凝聚共识、促进合作、服务发展的积极作用。 市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方明成介绍,本届论坛将系统发布北京市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重大成果,举办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揭牌及相关签约活动,发布《北京市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和《北京绿色经济发展蓝皮书(2025)》。 全面展示副中心绿色发展实践 作为本届论坛的特色活动,绿色产业博览会将在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之间的户外环形走廊带举办,集中展示本市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 北投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阎晓东表示,今年的绿色产业博览会相比去年全面升级,做到了本市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提出的七大绿色产业

新研究有望重塑鼻咽癌标准治疗模式
新研究有望重塑鼻咽癌标准治疗模式
2025-08-25
中国科学报

记者从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获悉,9月15日,该公司自主研制的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在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海上平台完成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至此,该型火箭已通过首飞前最大技术考验,全面进入首飞任务的冲刺阶段。 据悉,此次试车验证了一子级火箭各系统的方案正确性和工作协调性,刷新了国内商业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推力纪录,标志着该型火箭已初步具备“一箭多星”批量发射的工程能力,有望在全球卫星互联网“竞速卡位赛”中填补国内商业火箭运力空缺,加速我国卫星互联网的超大规模组网进程。 据介绍,本次试车高度模拟火箭实际飞行状态,覆盖了从推进剂加注,多机分批点火、稳定工作,到程序关机全过程,涵盖箭体结构、地面测控、工艺系统、安控系统等全链条协同。试车过程中各系统工作正常,发动机起动时序准确、工作平稳、关机正常,全系统综合演练获取的各项参数满足火箭首飞性能要求。 同时,本次也是我国商业航天领域首个海上热试车试验,针对海上复杂环境,验证了防风、防晃、防雷、防盐雾、防噪、环境保护及发动机火焰高温防护等多项关键技术。 天龙三号是我国商业航天首款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有望超过20吨的运载火箭,全箭长72米,起飞重量约600吨。火箭一级配置9台“天火十二”发动机并联工作,近地轨道有效运力17吨至22吨、太阳同步轨道运力10吨至17吨。其大运力、低成本、可复用特点,高度契合我国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对高频次、大规模发射的迫切需求,同时支持我国空间站大规模货物运输需求以及中高轨卫星发射需求。 根据计划,天龙三号运载火箭拟于2025年底执行首飞任务。(记者付毅飞)

上一页
1 ···910111213
下一页
前往页

东南大学梁高林教授团队在《自然材料》上发表最新论文

2025-09-23
东南大学

9月16日,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梁高林教授联合南洋理工大学浦侃裔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张燕教授,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分子余辉成像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Molecular afterglow imaging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的综述论文。(Nature Materials. 2025, DOI: 10.1038/s41563-025-02338-z)

东南大学物理学院全光量子信息团队在量子力学基本特性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5-09-23
东南大学

近日,东南大学物理学院全光量子信息团队在量子物理基本特性与量子信息关键资源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提出并实验证实了互文性的“真”三重单配性。相关成果以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Genuine Triple-wise Monogamy of Contextuality Correlations (《互文性关联的真三重单配性关系的实验观测》)为题,发表于国际物理学权威期刊 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评论快报)。

中国科大开发出新型固态钠电氯化物正极材料

2025-09-2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采用无机固体电解质和3.5V级正极的全固态钠电池在高安全和高比能的低成本电化学储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全固态正极中,目前常用的层状氧化物正极(如NaNi1/3Fe1/3Mn1/3O2),因自身刚性较强且循环过程中产生巨大晶格应变,易导致活性颗粒内部开裂和正极/电解质接触失效,进而引发不可逆容量损失。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发表分子筛催化剂吸附与扩散性能研究的综述文章

2025-09-2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近日,我所纳米与界面催化研究中心固体核磁共振及前沿应用研究组(524组)侯广进研究员与南开大学戴卫理教授、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李明丰教授合作,发表了分子筛催化剂的吸附与扩散提高催化选择性与反应性作用研究的综述文章,系统总结了分子筛的微孔结构、可调孔径、酸性位点分布等对催化性能的重要影响。

中国科大基于频率测量法实现超高精度分子线强度比

2025-09-2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子精密光谱研究团队联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与德国计量局(PTB)在分子精密光谱与量子计量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其最新研究成果以“Unprecedented Accuracy in Molecular Line-Intensity Ratios from Frequency-based Measurements”为题,在国际著名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该工作通过发展完全基于频率测量的光谱技术,将分子线强度比的测量不确定度降至0.003%,并首次实现基于光学方案、可直接溯源至玻尔兹曼常数的原级测温,统计不确定度低至0.5mK,较之前文献报道同类工作的精度提升10倍以上,为量子化学、精密测量及多学科交叉研究开辟了新范式。

东南大学王金兰、凌崇益团队在燃料电池催化剂设计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5-09-23
东南大学

近日,东南大学物理学院王金兰、凌崇益团队与中科院过程所、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单位合作,在燃料电池催化剂设计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曲面铁单原子催化剂的酸性氧还原反应》(Acidic oxygen reduction by single-atom Fe catalysts on curved supports)为题发表于Nature。

中国科大揭示二维笼目晶格中的电子手性可导致声子手性

2025-09-2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ICQD)张振宇教授、崔萍研究员课题组与牛谦教授等合作,在量子材料中手性声子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二维笼目晶格中以回路电流序形式所体现的电子手性可导致矢量型电声耦合,并进一步诱导出手性声子。这一新颖机制有别于手性声子必须源于手性结构或磁性的传统理解,分别对应于空间反演破缺或时间反演破缺。该成果以“Emergence of Chiral Phonons in Two-Dimensional Kagome Lattices Harboring Electronic Chirality”为题于9月17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物理学杂志《物理评论快报》上。

东南大学王金兰、周跫桦团队在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晶体合成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025-09-23
东南大学

近日,量子材料与信息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王金兰教授团队在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晶体合成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Accurate prediction of synthesizability and precursors of 3D crystal structures via large language models(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晶体可合成性与前驱体预测)”为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前往页
    低空经济 CGT 具身机器人
上一页
1 ···910111213···20
下一页
前往页
  • 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智能服务平台 北京市官方认证公益技术转移平台
  • 电话:010-64841342-8832
  • 邮箱:zhuanguoguo@bstig.cn
  • 单位:北京首发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翔北里甲11号‌‌北京创业大厦B座18楼
  • 资源中心
  • 成果库
  • 需求库
  • 专家库
  • 企业库
  • 政策库
  • 服务中心
  • 孵化器
  • 投融资机构
  • 概念验证平台
  • 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 技术经理人
  •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 《平台用户服务协议》
  • 《平台隐私政策》
  • 意见反馈
  • 官方服务
  • 转果果小程序
  • 转果果公众号
  • 京ICP备202408738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8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