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并优化新型颈动脉支架系统,完成颈动脉支架系统的设计定型,配合课题承担单位完成新型颈动脉支架系统的体外及动物体内实验 ,申请人曾经承担过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在内的6项基金。拥有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项。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国内论文30余篇,多次在国内外会议发言,主编论著多部,并担任《Neurosurgical Review》,《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Frontiers in Neurology》等国外期刊的审稿专家。 申请人近5年发表论文代表作如下: [1] Duan HZ, Li ZX, et 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stroke severity, in-hospital mortality and complications: insights from China Stroke Center Alliance Registries. JAHA. 2021;10:e021602 (SCI收录, 第一作者, IF:5.501) [2] Duan H, Li L, et al.Hydrogen sulfide reduces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rats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by ameliorating neuroinflammation mediated by the TLR4/NF-κB pathway in microglia. Front Cell Neurosci. 2020;14:210. (SCI收录,第一作者,IF:3.921) [3] Duan H, Mo D*, et al.Carotid-vertebral artery bypass with saphenous vein graft for symptomatic 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Neurosurgical Focus. 2019; 46(2):E8. (SCI收录,第一作者,IF:3.642) 申请人近3年来申请并获批的与血管介入相关的专利如下: [1] 实用新型专利:用于颈动脉支架植入的多功能设备。专利号:ZL 2022 2 0441399.7。专利发明人:段鸿洲;陈丽。专利授权日:2022.9.2. [2] 实用新型专利:用于椎动脉内血管支架置入的多功能设备。专利号:ZL 2022 2 1234285.1。专利发明人:段鸿洲。专利授权日:2023.3.7. [3] 实用新型专利:用于颈动脉穿刺的鞘管结构及鞘管套件。专利号:ZL 2023 2 0521215.2。专利发明人:段鸿洲。专利授权日:2023.9.19. 课题承担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有悠久的临床科研历史以及雄厚的科研实力,每年申请并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基金上亿元。近年来,课题承担单位注重临床及科研转化,着眼于将新的临床问题或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方面转化并给予大力支持。本项目申请的新型颈动脉支架系统是项目申请者在长期的手术实践中发现的临床痛点问题,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索所设计并提出的解决对策。课题组主要成员多年来从事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均受过良好的科研训练并有丰富的颈动脉治疗经验。 本课题合作单位上海博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国国内第二大冠脉支架生产厂商,有良好的研发团队及制备本课题涉及的新型颈动脉支架的所有设备。产品制造后,有精准、稳定的测试平台助力于识别出产品性能的细微差异。目前,上海博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在国内研发并生产了颅内药物扩张球囊,微导管以及颅内密网支架等新型产品,部分产品已进入临床使用。以上这些高精尖的设备以及良好的研发团队将助力于本项目良好的完成。项目申请单位与合作单位之前有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及研发设备,实验场地能完全满足本实验需求。本课题研究团队有一整套的研究流程及预案,为保证该课题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